l 面向能源动力机械制造和装备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本实验教学中心从1960年就开始面向能源动力机械制造和装备业的人才培养,本校是当时国家规划的专门培养能源动力机械制造装备业人才的高校。经过50年的发展,本实验教学中心具有丰富的能源与动力人才培养经验和特色沉淀,形成了面向能源动力机械制造和装备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在新形势下的专业建设思路和培养模式上:中心兼顾“通才”和“专才”的教育体系建设,保留了多年形成的面向能源动力机械制造行业的专业特色,以满足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对此方面专门人才的需要。为强化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建立新的培养体系中,我校坚持不简单地进行“全通才”教育转变,而要求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所谓“通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构成外,还必须具有某一专业方向的知识或技能,即掌握所谓的一技之长,以便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实验教学中心延续了能源动力机械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这种特色反映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就是所开设的实验课包括了制造工艺实验及对过程的仿真实验,同时所开设的实验项目更注重对设备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实验。
l 依托学科优势,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并具有丰富内涵的国家级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为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本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一级学科所属的全部六个二级学科均有特色方向。在工程热物理、制冷低温、热能工程、动力机械、流体机械、化工机械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本实验中心均开列有相关的实验和科研项目,这种学科间的交叉和相互影响渗透对人才培养极为有利。
本实验教学中心在优势学科平台支撑下,通过科学培养及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形成了一支以林宗虎院士和国家教学名师华泽钊教授等为学术指导的学历、职称、年龄及学缘结构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其中多数教师同时参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科研工作,在积累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参加各种国家级、省部级的项目研究,真正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中心在国家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获得多项成果,形成了“国家级”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国家级特色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传热学;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实施学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沪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此外,热工教学团队为上海市级教学团队,工程热力学、热工学、制冷原理与装置为上海市精品课,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上海市教学高地。这些在国家质量工程中形成的成果,及本实验中心的各实践教学环节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高水平的“国家级”教育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了作用,保证了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l 实验中心开设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自主设计性实验
实验中心教师利用优势学科平台和教学心得,不断开发出研究型、综合型实验教学项目,自主研制出一批实验教学设备,并开设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自主设计型实验。例如,本实验中心设计研发的专利产品传热学多功能实验箱提供了电源、风源、测试元件和仪表等实验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学生可以利用该实验箱自己设计组合并完成几十项传热学实验,充分调动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验中心大部分实验系统和实验台都是根据教学需要自主设计和安装的,并在整个过程中都让学生参与其中。其中许多适于学生完成自主设计性实验,为大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极为有利。本实验中心自主研发的一些实验设备已推广应用到河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国内其他高校,为我国能源动力类人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发挥了指导和示范作用。
l 实验中心采用的个性化实验教学,形成了教学方法上的特色
在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实验外,为加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中心在教学计划外,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加强了实践性教学。首先是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并提前一年开始了本科毕业设计,学生至少有一年的时间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建立了学生课外学习的第二课堂,组织了30多个大学生科研创新小组,本科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参加导师的科研实践;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学生可以自由立题申请创新基金。2008年,一共有30多个大学生创新课题获得国家创新基金、上海市创新基金、及实验中心设立的创新基金的支持。
l 产学研联合体和国际合作办学,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鲜明特色
实验中心与上海电气、上海宝钢集团、海尔集团、美国开利公司等一大批行业中的典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延伸大学生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实验教学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实际知识和对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每年邀请企业技术骨干、行业领导、优秀毕业生和创业毕业生为大学生做技术发展报告、学习辅导和创业辅导。如与上海电气建立产学研联盟,聘任上海电气10位技术骨干,每人每年为大学生作2次技术报告。频繁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开阔了大学生视野,中心与德国、法国、日本、南韩等国家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国际合作办学机制,每年接受并派遣大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学习(每年交流学生有30-40人)。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就可到国外大学学习,获得了许多在学校或在国内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到企业实习或到国外学习回来的学生,普遍具有很强的自信。